苏州地域自古就有玉器,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苏州建城前距今已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时期,江南一带就有玉器制作,良渚人以玉为礼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先进的玉文化。春秋时期,吴国玉工独造了鹦鹉首拱形玉饰和双系拱形起脊玉饰,显示了高超的技艺水平。北宋时,朝廷于1102年在苏州设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玉工;在南宋范成大编修的《吴郡志》中,便有五代广陵王钱元璙令吴郡玉工颜规于王府便厅解玉的文字记载。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上,更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说。当时,苏州著名的雕玉代表人物陆子冈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曾琢玉水仙,玲珑奇巧,明代《徐文长集》中有题水仙诗五首,其中有“昆吾峰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冈”之句。另有刘谂、贺四、王小溪等人善琢品玉,若仿古之作,竞可乱真。可见,苏州的玉雕在古代便以其精良细巧而名闻全国。
至清康熙,收复新疆,天山南北交通无阻,玉材来源增多,玉器生产更加发展。乾隆年间可谓全盛期。当时苏州的专诸巷、天库前、周王庙弄,直到王抠密巷,石塔头、回龙阁、几乎到处可闻沙沙的琢玉声。据统计全城有上百家琢玉工场,玉工逾千人。手工业的发展且 从业人员增多,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苏州一地的地域特点和创作风格。
一是在材料使用上,苏州可以说是兼收并蓄、包罗众玉,翡翠、白玉、绿松、青金、珊瑚、碧玉、黄玉、玛瑙、芙蓉、密玉、独山、紫晶、水晶、河磨、岫玉等无不涉及;二是玉雕生产品种上,多以中小件为主,题材广泛,炉瓶、人物、花卉、鸟兽栩栩如生,仿古炉瓶,古朴端庄、浑厚大气,仕女人物,婀娜多姿、婉约丰韵,花鸟产品,善用巧色,三是在加工工艺上,饱受为皇家加工玉器之风的沿袭影响,因此无不竭尽精细巧妙之能事,工匠还能根据玉色的不同,巧妙地雕刻成各种造型,并善于运用镂雕和巧雕,使玉品玲珑剔透,飘逸俊俏,寓意丰富、回味无穷。
当今的苏州玉雕在继承历史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及创作风格呈现出与以往不完全的相同的时代特征。
选材精良既是当今苏州玉雕的特点也影响了其创作风格。受市场的需求和爱玉、藏玉者的追捧,苏州玉雕现多数采用名贵的新疆和田白玉,其中不乏价格昂贵的和田籽料,不怕料贵只怕料不好是普遍的从众心理。由于近几年上好的白玉料逐渐稀少且求玉者众多,和田白玉特别是籽料价格不菲,以至于玉料克重价格远远超过了黄金的克重价格,有的甚至每克达人民币2000-3000元。玉雕需因材施艺,由于白玉的价格如此昂贵,琢玉着必然惜玉胜金。由此,“随形、留皮、俏色”的创作理念就应势而行。为了充分体现玉质的温润和手感,有的白玉雕刻只有少量的雕刻,大面积的却保持天然材料的本色。其中有的是以少胜多,有的则是胆怯于材料的名贵而不敢轻易下手。
器物造型精美、新颖,富有创造性则是当今苏州玉雕的另一个显著创作风格特征。由于材料名贵,当设计者手捧玉料设计时,就要横竖端详、反复揣摩,以捕足创作的灵感和思维的火花,达到千想之一妙得,真是谁知其中甘苦,功夫全在诗外。由此也加强了玉雕制作者在琢玉前的准备工作。近几年,在“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上展出的众多玉雕精品,凡是以白玉籽料制作的玉雕挂佩饰件就是一个明证。其中既有闻名遐迩的玉雕大师的鼎力之作,也有名不见正传的玉雕新人的新作。作品中运用古代玉雕元素整合的拟古作品有之、反映当代生活情趣的作品有之,以“讨口彩”的谐音反映作品主题的也有之。以巧借玉料天然皮色塑造人物、动物、景物,并赋予历史文化内涵的玉雕小件成了当前苏州玉雕创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新颖而华美、寓意深邃而极富创造性。
做工细腻、技艺精湛是当今苏州玉雕的体现出的又一创作风格特征。苏州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巧 ”是构思巧妙,特别是巧色巧雕尤其令人叫绝;“灵”是灵气,作者有灵气,作品有灵魂;“精”是琢磨精细,由于近现代以来玉雕工具的不断改进,更为玉雕的精工细作创造了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条件,因此“无论圆雕、平雕,都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不留碾琢痕迹,给人以方寸之间天地阔之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近一段时间出现的薄胎器皿件运用圆雕、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浮雕中又辅之于扎实的阴刻、阳刻、线刻等工艺技巧,使其更加华美而精巧,成为“苏作”细作工艺的一大特色而独树一帜。
苏州地区玉雕创作风格的形成是其一系列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并显示出其共性特点的标志,是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统一整体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也是众多苏州玉雕工作者个性创造的汇合,它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时代性。既具优秀琢玉历史传统又具现代审美创作理念的苏州玉雕在继往开来的创作和制作的进程中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美好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