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苏州玉雕作坊数百个,从业者近2万人,却连一位江苏省级的大师都没有。而在扬州,不足万人的玉雕从业队伍却坐拥4位国家级大师。人们不禁要问,享誉全国的苏州玉雕业怎么了?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相关从业人员及专家,给这一传统手工业把把脉。
工坊图
读图:俯瞰苏州玉雕业,光福、相王路、园林路、文庙古玩城、观前街文化城,点线面,琳琅满目。而要发掘真正的精品,你得约上大师,进入他们的密室,打开他们的百宝箱。
相王路:玉作坊的“海洋”
走进相王路一间小民房,记者耳朵里全是高速电钻发出的“滋滋”声。这里被来自苏北的老陈和妻子租下成了玉器作坊,中午的碗筷摆在一旁,他俩正在埋头加工玉器小挂件。“我们这里的货全国有名哇! ”42岁的陈师傅起身倒来一杯茶,介绍起陈列的玉器。他把记者当成了客户。停下手中的活,陈师傅跟记者唠上了嗑。 20年前,相王路就有玉坊了,后来越来越旺,陈师傅夫妇二人在这里琢了十几年的玉,主要做些精雕的挂件,供应给玉器专卖店,“也有专门来收购的,看中哪一件就谈价格呗,每天都有人来。 ”周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玉坊,陈师傅自豪地说:“别看这个房子又小又破,租金可不比十全街上的店铺便宜哦!”10年前,他们租的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也就200来块钱的租金,现在已经涨到4000多元了。探访——
相王路在苏州并不起眼,但这里藏着一个闻名全国的玉作坊集中地。据不完全统计,东起相王路,西至南石皮巷,星罗密布着数百家玉雕作坊,他们来自全国各地。
光福:玉雕从“街”到“城”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一边种田,一边做这手艺。 ”站在玉器城旁的店面里,王留根拎着一把茶壶,悠悠地跟记者介绍着。
王留根从小就看着家里人雕玉和石头,1993年,他高中没毕业,就跟着父亲学了这门手艺,那时候全靠手中捏着一把雕刻刀,老茧褪了几层,苦学三年算是入门,
没几年,电脑雕刻像暴风雨一样席卷了整个雕刻世界,一个连雕刻两个字都不会写的人,喝着茶水,叼着烟就干了。工价一降再降。王留根称自己学习玉雕,也是生活所迫,但自己从小并不对雕刻很反感,关键是,好的工匠么也可以赚不少钱,最起码,温饱得以解决。他举个例子来说,“一件云龙挂件,手工雕刻起码要两个月左右,而机器雕,把这工期除以二,还刻得相当不错。 ”那时候,我觉得机器雕得再好也不会比人雕的有灵气!后来,冷静下来想一想,做的本来就是商品,追求的是最快的工期。渐渐,同龄人都在家弄几个人,包活干,然后拿到店里卖,生活也挺滋润。 2008年,看到玉雕行业的光明前景,王留根决定自己办厂。他以两块玉石起家,雇了两个徒弟,就这么把厂办起来了。
探访——
光福镇,是一座位于太湖边、历史悠久的古镇,目前汇聚了玉雕从业人员6000余人,形成了以工艺街为龙头,以光福玉器商城、光福玉器城、邓尉中路玉器铺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工艺品经销网络的经营格局。目前,除了散户逐年增加外,还形成了三股较大的客户流:浙江人收些杂件拿去赚差价,福建人拿了货销往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地区,安徽蚌埠等地则拿了货去做旧。
园林路:工作室走出创新路
园林路玉石文化一条街附近,有一间“若水玉雕工作室”,玉雕工艺师唐伟琪艰难跋涉,走过了一条从工厂生产到艺术创作的道路。
唐伟琪1973年进苏州玉雕厂,潜心学艺十几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初显端倪,苏州玉雕厂陆续有人开始自谋出路。 1990年,三十而立的唐伟琪购买了4台机器,招募了五六个工人,成立了一个小型工作室。最初,唐伟琪选择了给长期客户代工。这个时候,苏州大大小小的玉雕工作室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过了几年,唐伟琪也逐渐开始转型,从订单加工逐步转向面向各类客户。 1999年,他又转战光福,到2003年,他的工作室发展到10人左右规模。辗转奔波,人生伴着玉器的行情起起伏伏。成败得失中,唐伟琪深知,要立足一定要创出自己的风格。唐伟琪在四五年的摸索中总结出一套办法,在雕琢过程中注意线条深浅粗细,并在抛光上大下苦功,边做边抛光,处理好明暗质感,阴刻线表现立体感。
2007年,唐伟琪在玉牌雕刻间结合诗歌、书法、山水画,成为中国天工奖玉雕类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他把这次获奖称为他玉雕事业的“分水岭”。不但因为作品得奖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爱好者纷至沓来,而且他创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玉雕品牌。探访——
目前苏州园林路已开出40多家玉雕精品工作室,聚集着一批优秀的玉雕工艺师,传承“苏作”玉雕工艺。古城其他地方也分布了一些玉雕师的工作室,杨曦的工作室位于齐门路,蒋喜的美石工作室位于十全街,陈健的工作室位于白塔西路,均顾客盈门。
扫描图
读图:历史上固然有“工巧则推苏郡”之说,但这不代表苏州玉雕业可以从此高枕无忧。面对全国各地能工巧匠的竞争大潮,“苏州工”如何永葆锐利、不断创新,挥去匠气?
20000:0为什么国家级大师缺位?
“我们需要大师级领军人物,特别是国家级大师。 ”苏州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马建庭拿出一份表格:全国工艺11大类齐全的苏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生13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有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28位省工艺美术名人,玉雕艺人中仅杨曦一人是省名人。马建庭说,虽然目前苏州有近2万玉雕从业人员,但至今尚没有一位国家级大师,令人扼腕叹惜,也引人深思。
他把表格往后翻了一页,记者看到一份扬州的数据:仅以玉雕、漆器两个门类便拥有国大师10位,省大师25位,省名人16位,其中玉雕便有4位国大师。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3030枚镶玉奖牌便出自扬州玉雕师之手,“扬州工”借机大放异彩。“20年前,我们还在当学徒,评职称、大师,轮不上我们,那时候相关部门也不太重视这个。 ”在苏州玉雕大师蒋喜看来,国家级大师名额少,其中一个历史原因是职称申报渠道不畅。蒋喜这一代玉雕师技艺逐渐成熟,又赶上了改制,没有相应的单位组织申报工作,而私营企业和个人又没有资格申报职称。 2004年苏州工艺美术集团公司改制以后,苏州10个工艺美术大类共3000多个类别纷纷“下海”,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苏州的玉雕从业人员的市场适应能力得到了大步提升,但同时也出了个群龙无首、各自为政、鱼龙混杂的局面,甚至仿冒、抄袭、粗制滥造现象层出,也直接影响了苏州玉雕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及大师等荣誉称号的评选。这么一耽误,导致苏州的工艺美术大师数量增长缓慢。直至2008年江苏省第四届省工艺美术名人评选,苏州玉雕师杨曦才跻身其中。“关键还在于玉雕师们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挡不挡得住诱惑。 ”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单存德认为,很多玉雕从业人员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而放弃了技艺的提升。
“工巧则推苏郡”到如今为何喊不响?
苏州不产玉石,却以玉雕闻名天下。明代陆子冈便给苏州挣足了声誉,这位自幼在横塘玉器作坊学艺的玉雕师,所琢的玉被世人称为“子冈玉”。《天工开物》中盛赞:“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可现在,国内人们更多听闻的却是“天下玉,扬州工”的口号。谈起品牌建设的软肋,马建庭是一肚子苦水。他说,为了举办第三届苏州市“子冈杯”玉雕精品展和参加南京艺博杯评选活动,他已四处“化缘”。但今年10月,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奖即将在杭州举行,苏州玉雕专业委员会是否有资金去参加,还是个问题。400多年后,“子冈”俨然成了玉的代名词。虽然有苏州人注册成立“子冈玉坊”传承苏州手工业文化,并在各地开设了300余家加盟店,把苏州的玉文化推广到了全国。但让人喜忧参半的是,河南省已举办了5届“陆子冈杯”玉雕精品展评活动,而苏州于2008年成立玉雕专业委员会后才开始举办“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不注重品牌建设,再好的资源也要被人家抢去。 ”单存德介绍说,苏州是中国玉石最大的消费集散地,这跟自古传袭的玉雕工艺不无关系。“我们不仅要打大师牌,还要把‘苏州工’这块金字招牌喊得响亮。 ”
并非技不如人创新,却被什么禁锢了?
近年来,苏州玉雕作品在全国各大评选中,屡获殊荣。在2008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工艺品展暨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评选中,由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选送的玉雕作品中,有5件获得了金奖:杨曦的白玉《千纸鹤》、蒋喜的白玉《四方灵瑞辟邪》、瞿利军的《白玉薄胎香炉》、程磊的《白玉如意》和孙林泉的河磨玉《醉月》。“薄胎和中小件是苏州玉雕的强项,”马建庭说,特别是苏州的玉雕薄胎技艺被业界誉为“天下无敌”。记者在瞿利军工作室看到,痕都斯坦花卉薄胎花瓶高不过三四十厘米,通体雕刻着深浮雕花纹,可以看到一只只连贯在香草花纹间的小蝙蝠。“苏州青年一代的玉雕师的技艺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工艺的精细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古人。 ”马建庭话锋一转:“但题材重复,甚至抄袭仿冒的现象依然禁锢着苏州玉雕的创新道路。 ”对此,苏州玉雕师唐伟琪认为一方面现在玉雕作品大多题材相同,让人或多或少有点审美疲劳之外。“创新是对于精品应该力图做到极致,也就是说工艺还可以进一步升级。同样题材,在技法、设计和造型上也有很多可以研究和探讨的地方。 ”有人曾将苏州玉雕的创新和上海作过比较,认为苏州玉雕重仿古,长此以往束缚了创新;而上海玉雕业则注重兼收并蓄各种文化之长,从而不断推陈出新。
局外人可能看得更精准些。玉雕鉴赏师钱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鼓励创新,应该有一系列政策扶持。谁愿意投入大量的智力和工时去做这样的事情?你搞一件创
新作品,别人都赚一幢洋房回来了。 ”
变革图
读图:为整合玉雕业,我市正从领导组织、文化平台、市场运作等途径,营造适合玉器业生存的发展环境,熔铸精工名匠,再创苏作品牌。
协会组织:玉雕业抱团发展
苏州玉雕具有产业化的基础,优秀工匠名声在外。但遗憾的是,目前,苏州玉雕行业大多是私人作坊或民营企业,在初级的市场经济下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互不来往,信息不畅,甚至还有相互设防,其中不少人缺乏精品意识,独打独拼现象相当严重。2005年,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成立使得苏州玉雕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协会成立后,一系列活动陆续推出:2005年起,苏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家评选活动开展,至今共评选了两届共80人,并培训技艺人员400余人,辅导推动职称申报工作,近年来共有522人获得了工艺美术初、中级职称。2008年,首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举办,共评选出30位市大师,基本涵盖了11个工艺美术大类,不仅解决了人才老化问题,也考虑到了门类分布不均的问题。 2008年,成立苏州市玉雕专业委员会,举办了苏州市子冈杯玉雕精品展,借此推动人才队伍不断创新创优。与此同时,苏州玉雕的品牌开始在全国展示,原先互不来往的玉雕师们多次组团,在省内及全国范围内参加各种展览展示活动。今年9月,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评活动即将在南京举行,共250个展位,苏州便预订了70余个。马建庭建议:“扶持政策的及时出台是保障我市工艺美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他认为,为了形成行业的集聚效应,还应建立健全各门类协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培养国家级、省级大师的土壤。他还建议:“应该建立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基金。 ”
文化整合:为苏州玉雕造势
“玉雕,远远不止是雕琢的学问,这个古老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文化竞争。”苏州玉石文化协会会长陈健表示,在苏州,玩玉、藏玉、雕玉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陈健中学毕业后学习玉雕技术,后来进入房地产业起,在2003年房地产最火爆的时候,他回头扎进了玉雕行业,2004年创办自己的玉器工作室,现为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家分会副会长。陈健告诉记者,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组建后,发挥整体优势。在去年北京举办的玉雕百花奖评选中,苏州玉雕一举拿下6个金奖、10个银奖、10个铜奖、2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由于获奖不是一件两件,而是一批,中国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的会长专程到苏州来颁奖,称赞“苏州现象”。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现有从事玉雕业的玉雕厂、玉雕工作室、玉器作坊等会员单位150多家。“在这个文化平台上,我们为会员服务,使他们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宗旨,当然是宣传苏州玉文化,传承苏帮玉雕啊。 ”陈健说,现在的玉雕生存不是问题,学徒吃饭没问题,但是怎样做出好东西,却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针对目前行业招人难,招熟练工人难的情况,苏州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目前也在和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相关院校洽谈,希望能逐步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师资可以由协会组织有实践经验的玉雕师傅授课,办班由学校组织,毕业后直接对口从事玉雕等相关工艺行业。陈健乐观地说:“我出生于徐州,深受汉文化的浸淫。玉雕的每一刀,雕刻的都是文化,从选料、设计、雕琢、打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从严把关,精益求精。苏州具有如此庞大的从业人员和市场,在文化交流的平台上,我看到今后苏州即将产生的国家级玉雕大师身影! ”
市场机制:助跑苏州玉雕
2005年起,以光福为主的苏州玉雕业拉开了市场开拓的帷幕,玉器市场以批发销售为主,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但从苏州大市来看,近年来,北有扬州、南有杭州、福州等城市的迅速发展崛起,“苏州工”在全国影响力下降,开拓市场的步伐放得缓慢了。苏州自身产业整合不力,给予了外来投资者一个绝好的市场介入机会。今年5月,来自福建的呈辉集团在光福镇启动“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
呈辉集团董事长陈辉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常务理事。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在逐渐丰富的同时,一定会有更多的精神需求,这就催生高雅的艺术品更多地走进平常百姓的家。他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拿到的数据是:我国每年工艺美术行业的增长量都要超过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工艺品贸易额估计将达3200亿美元,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到苏州考察时,陈辉欣喜地发现,光福是著名的雕刻之乡和历史文化名镇。他向记者介绍说:“我有很多协会的资源。苏州的文化和经济条件都非常优越,搞文化旅游商业相结合的地产非常适合,于是中国工艺文化城就在苏州光福诞生了。 ”中国工艺文化城项目推出的物业类型有大师工作坊、中国工艺第一街以及配套的一些物业。其中,中国工艺第一街会配套相应的商务运营公司,整体规划统一运营。外来投资者的市场大手笔,也引起苏州玉雕业的由衷惊叹:“苏州玉雕行业正在开始朝现代产业化的道路发展。中国工艺文化城助推了苏州玉雕业的市场化脚步,也提供了一个学习范例。 ”
记者手记
苏州玉雕要雕得更精
我们跑了这四五天,一圈下来,既见识了苏州玉雕的雄厚家底,也梳理了行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
问题的背后呈现的是各种竞争态势。竞争为苏州玉雕业带来了活力,也形成了压力。最近几年来,全国出现了玉器的高利润,苏州玉雕作坊到处开花,但是生产模式没有得到进一步调整,作坊式生产带来的是万人一工的同质化竞争,使得“苏州工”的名头受到很大限制。
在市场经济中,要做大做强苏州玉雕业,不仅需要埋头琢玉,更要加快人才培育,更新文化创意理念,这样才能提升苏州玉雕在全国的影响力。
去年10月,蒋喜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开始了为期3年的雕塑专业进修,此举着实令许多同行不解,“放着钱不弯腰捡,去学什么雕塑! ”可蒋喜认为,一位玉雕大师的诞生,靠的不光是手上的技艺,还要靠文化的积淀和眼界的开阔。(苏州日报 张 帅 曹 娴 吕继东)